![]() |
![]() 服務熱線:400-8098-313
|
2022年零售處方藥市場分析
中國醫藥分開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即通過藥價改革以降低醫療機構對利益補償的期望值,但距離真正形式上的分開還很遙遠。在處方難以規?;鞒鲈和獾氖袌霈F狀下,處方藥零售要做大規模必然面臨處方來自何處的挑戰。 從市場現狀來看,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以及院邊店的大量增加,創造處方和與醫療機構進行深度利益綁定的處方外流正成為處方藥零售的兩種主要發展模式。 首先,所謂創造處方是指通過互聯網醫院來開具處方,完成合規動作,這一方面可滿足部分無處方用戶自費購買處方藥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可滿足部分用戶減少去醫院頻率改為線上購買處方藥的需求。在自費領域,互聯網可以面向全國進行銷售,而在醫保領域,只要與醫保定點藥店合作即可面向當地用戶進行銷售。 自從互聯網醫院出現以來,創造處方一直是市場的潛流。但自從醫保改革力度加大以來,創造處方的需求快速上升。從醫保監管強化的角度來看,藥店和醫藥電商渠道的無處方獲取處方藥行為已經無法持續,這推動了其與互聯網醫療合作進行處方創造。從醫保支付改革角度來看,集采推動了部分品種的藥品拓展院外市場,藥企希望創造出來的處方能推動院外規模上升。 因此,處方藥零售的一部分增量來自互聯網醫療所創造出來的處方,但這部分增量中其實有一部分存量,主要是原先很多線下藥店將處方藥出售給無處方用戶,隨著監管趨嚴,這一部分通過互聯網醫療轉化成合規的處方來購買處方藥。因此,真正的增量來自原先因怕麻煩不愿意去醫院的用戶,互聯網醫療的便捷性推動了處方藥零售。 其次,院邊店近年來獲得較快增長,通過與醫療機構的利益深度綁定,院邊店獲得了一部分外流的處方,主要以自費藥為主。當然,醫保推出雙通道政策之后,也有一部分國談的高價藥流向院邊店,但規模有限。 院邊店的優勢是其與醫療機構的利益綁定保證能獲得院內流出的處方,特別是由于高價的新特藥的使用、運輸和儲存都有較高要求,院邊店在這一領域具備較大優勢,這也是為什么院邊店普遍單店營收較高的原因。院邊店能獲取處方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其離醫院近,主要是因為與醫院建立了強連接,比如,大部分流通商與醫院有著大體量的藥品批發業務,借助這一關系布局院邊店就水到渠成。 如果僅看DTP藥店,三家最大流通商的DTP藥店單店收入相差不大,都在1600萬元到1800萬元左右的體量,而區域流通商的單店收入體量則在1000萬到1500萬元左右。如果是零售藥店拓展的DTP藥店,其單店年營收大都在700-1000萬元左右,但比普通藥店的200萬元左右的單店收入還是要高出3-4倍。當然,很多院邊店都是混合模式,不僅銷售新特藥,也有普藥和保健品等,因此,這些院邊店都單店營收要比普通藥店高很多,但比獨立DTP藥店要低。 不過,與互聯網醫院所創造的處方主要面向高毛利的類保健的普藥不同,院邊店銷售的高價藥毛利極低,大部分只能做到微利,很多甚至長期虧損。DTP藥房毛利低是多個國家藥品零售市場的共同現象。不過,與美國特藥藥房的利潤主要被PBM及其背后的保險公司收取不同,中國DTP藥店的利潤主要向醫療機構輸送。以新特藥為主的院邊店主要是以做大營收為訴求,達到一定規?;拍墚a生微利。 從市場現狀來看,中國并不存在真正的醫藥分開,要么是在院外建立的處方創造自循環模式,要么是與醫療機構深度利益捆綁的院邊店模式。在缺乏對醫生和醫療機構的補貼前提下,處方仍然是醫療機構利益的核心,絕不會隨意流出。 因此,處方藥零售市場規?;陌l展仍需等待醫藥分開的政策推動,而從東亞地區的實踐來看,隨著人口高速老齡化的到來,補貼醫生和醫療機構來推動醫療服務和處方利益分離的時間窗口已過,未來政策趨勢仍將停留在調控藥價,而非醫藥分離,這意味著處方藥零售仍將延續現有模式而無法突破。
|
查看更多 友情鏈接 |
迪醫獵頭 迪醫獵頭網 醫藥獵頭 醫藥獵頭公司 北京醫藥獵頭公司 上海醫藥獵頭公司 廣東醫藥獵頭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