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服務熱線:400-8098-313
|
羅氏在國內抗感染和骨質疏松產品線合并完成
01 羅氏普藥產品線再度調整 2月28日,羅氏制藥中國相關負責人向賽柏藍確認,羅氏中國抗感染和骨質疏松兩條產品線已經完成合并。 羅氏中國稱,本次架構調整不涉及人員裁撤問題。原抗感染疾病領域的負責人現負責其戰略及產品卓越上市團隊,原骨松領域的負責人將繼續帶領新骨松治療和抗感染治療領域團隊。 2020年開始,羅氏開啟“敏捷轉型”,隨后,人事變動、團隊調整等消息陸續傳出。 2021年7月,羅氏制藥宣布其中國區總裁邊欣于2021年10月1日起接任周虹工作,成為羅氏中國的新“掌門人”。 羅氏中國自去年10月完成轉型后宣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到2022年10月,羅氏不會再進行大范圍的架構調整。 2021年4月29日,羅氏中國宣布,其流感創新藥速福達(中文通用名:瑪巴洛沙韋)獲國家藥監局正式批準,這是羅氏中國繼“達菲”之后在國內市場推出的第二款抗流感藥物。 雖然羅氏的“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從2002年就進入中國,但從目前的奧司他韋競爭市場格局來看,東陽光藥奧司他韋始終一家獨大。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東陽光的奧司他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超過90%,而羅氏的“達菲”市場份額還不到7%。 目前國內瑪巴洛沙韋的售價為498元(規格:20mg*2片/盒),2021年醫保目錄將其納入,瑪巴洛沙韋價格下降,20mg*2片/盒規模售價在222元左右。 業內有人士認為,瑪巴洛沙韋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作為抗流感創新藥,整個療程僅需服用一次,同時覆蓋甲乙流,優勢明顯,對現有抗流感藥市場將會造成較大沖擊。 在骨質疏松領域,羅蓋全是其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在國內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骨質疏松藥物存在較大的市場潛力。此前,羅蓋全已經進入“八省二區”聯盟采購名單。 在醫保和帶量采購的背景下,羅氏的兩款產品后續都有望實現進一步放量。 02 腫瘤藥市場競爭激烈 在架構調整的背景下,羅氏中國目前還面臨腫瘤藥市場競爭的壓力。 財報顯示,羅氏制藥中國區的2021年制藥業務收入為32.76億瑞士法郎,占羅氏全球制藥業務收入的7.3%,同比增長4%。 在腫瘤業務板塊,2021年因持續受到生物類似藥的沖擊,羅氏的“老三駕馬車”Avastin(貝伐珠單抗)和Herceptin(曲妥珠單抗)、Rituxan(利妥昔單抗)分別下滑38%、37%、28%,合計77.49億瑞士法郎,相較2020年減少了近35%。 雖然羅氏制藥的Tecentriq、kadcyla、Alecensa(同樣均是腫瘤藥)分別實現了24%、16%、18%的增長,但整體腫瘤業務板塊收入仍下滑近11%。 羅氏中國稱,2020年羅氏在華已經擁有22款產品,覆蓋了8個治療領域,包括抗腫瘤、抗感染、抗病毒、移植、免疫風濕等多個關鍵治療領域。目前,羅氏有8款靶向藥物——赫賽汀、安維汀、特羅凱、佐博伏、安圣莎、帕捷特、美羅華、佳羅華和2款生物制劑——雅美羅和佳羅華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以羅氏的“老三駕馬車”為例,其實不難看出腫瘤藥市場競爭的激烈。 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銷售額快速增長,2020年突破40億元大關,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超過80%。目前,該產品生產廠家有6家。不過,羅氏和齊魯幾乎瓜分了其在華全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藥企迅速發力的前提下,羅氏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的市場份額迅速下滑,從2018年獨占市場到2021年上半年跌破40%。齊魯制藥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在2019年獲批,作為該產品國產首家,上市之初市場份額不足1%,而2021年上半年已經達57.48%,成功超越羅氏。 近日,生物醫藥行業知名媒體網站Biospace公布了2021年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藥物TOP10,羅氏5款產品上榜,分別是:Perjeta(42.8億美元)、Tecentria(35.8億美元)、Avastin(33億美元)、Herceptin(29.1億美元)、Rituximab(27.1億美元)。不過,默沙東的K藥在2021年實現了171.8億美元的銷售額,而2022年還預計有望突破200億美元大關。 抗腫瘤藥賽道一直以來都十分火熱。不可否認的是,在賽道擁擠、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羅氏中國腫瘤藥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后續羅氏將采取怎樣的措施應對這一壓力,賽柏藍將持續關注。 |
查看更多 友情鏈接 |
迪醫獵頭 迪醫獵頭網 醫藥獵頭 醫藥獵頭公司 北京醫藥獵頭公司 上海醫藥獵頭公司 廣東醫藥獵頭公司
![]() |